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思政   /    正文

课程思政

bat365在线登录入口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

来源:bat365在线平台 发布时间:2020/09/29 07:33:59 浏览人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我校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及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根本任务,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深化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总体目标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等内容重点,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通过丰富课程内涵、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让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建设和完善全面覆盖、类型丰富、相互支撑、特色鲜明的“福商”课程育人体系,为学校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提供强有力支撑。

三、建设目标

通过3年的建设,围绕充分发挥各类课程育人功能,全力打造五个一:打造一批贯穿思政元素和发挥思政功能的课程思政示范金课;培养一批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开发一批充分彰显福商特色且育人成效明显的通识课程;探索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总结一系列可推广的课程思政建设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

四、基本原则

坚持政治引领,注重顶层设计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明确育人目标、优化教学设计、完善评价体系,实现固本铸魂、培德育人。

坚持实事求是,注重改革创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避免生搬硬套,积极推进理念、内容和方法创新,强化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中的综合应用,增强时代感和实效性。

坚持分类指导,注重言传身教。根据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类型课程特点,有序推进工作,统筹通识教育课和专业课的育人作用。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引导教师将教书和育人、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和榜样力量,激励学生成长成才。

五、主要任务

1. 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通过组织全校专任教师开展专题学习和培训;组织骨干教师到国内高校学习课程思政改革经验;邀请校外专家来校进行课程思政专题指导;组织开展课程育人教学改革论坛、沙龙、工作坊等交流活动,全面提升教师课程育人意识和课程思政能力。

责任单位:人事处、教师工作部、教务处

配合单位:各教学单位 

2. 营造课程思政建设氛围。学校和二级学院分别组织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推进会,开展课程思政、党员先行党建主题活动,实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与二级学院对口联系制度,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适时编制《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集》,利用教学经验交流等时机广泛开展学习讨论,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凝聚育人共识;充分利用网络、报纸、杂志、微视频、新媒体对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经验、典型进行宣传推介,营造浓厚的课程思政建设氛围。

责任单位: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

配合单位:各教学单位

3. 推动课程思政落细落实。各二级学院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细则,明确系、专业(教研室)的职责任务,做到层层落实;组织广大教师定期开展课程思政专题教研、集体备课、展示和观摩,在备课、说课、讲课、评课的过程中,让课程思政成为广大专任教师的自觉行动;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更新、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设计,促进教学质量评价改革,积极推广马工程重点教材的使用;各二级学院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找准切入点,通过画龙点睛式、案例穿插式、专题嵌入式、隐性渗透式、讨论辨析式等多种方式,将课程思政建设有机融入整体的教育教学体系,形成亮点和特色。

责任单位:各教学单位

4. 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坚持先行试点、以点带面、推广普及的原则,立足我校育人特色和工作实际,培育100门左右示范课程思政金课,并逐步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在课程思政建设效果良好、推广进度突出的基础上推动重点专业进行课程思政示范建设,并选拔重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通过数字化资源建设、在线平台运营、品牌课程推广等给予进一步深化建设;举办校级课程思政公开示范课、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形成示范课程建设典型经验;以示范课程、示范课堂为引领,逐步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

责任单位:教务处、教师工作部

配合单位:各教学单位

5. 开发一批课程思政特色课程。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凸显通识课程的价值引导功能。结合福建省、福州市区域经济文化特点与我校办学定位和优势学科,开发一批充分彰显福建特色、福商特色,育人成效明显的核心通识示范课程,初步建成福商系列课程群。对具备更大共享和推广价值的核心通识课程,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工具,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责任单位:教务处、通识教育学院

配合单位:各教学单位

6. 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在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教案的制定,教材编审选用,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等教学建设全过程的管理中考量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同步提升的实现度;在各级各类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和奖励的遴选立项,评比验收中设置相关课程育人指标;在课程评价标准(含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等)的制定中设置课程思政观测点。重点观测课程思政建设是否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是否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是否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内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是否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上强化课程融入以上理念,并在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等环节中落到实处。

责任单位:教务处

配合单位:各教学单位

7. 完善课程思政激励制度。研究制定或修改相关制度文件,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等同于其他教研教改项目、教学成果等,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职称晋升的重要参考,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单位和教师个人绩效考核范围。

责任单位:人事处、教务处

配合单位:各教学单位

8. 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让学生在特色鲜明的第二课堂中进一步丰富学识、增长见识、领会做人做事做学问之道。

责任单位:团委

配合单位:学生工作部、各教学单位

9. 总结可推广的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举办课程思政总结交流会,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优秀课程思政案例、教研教改项目、工作体系等建设和改革成果进行总结;设立校级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对改革经验进行研究分析、提炼推广,形成示范效应。

责任单位:教务处、宣传部、科研处

配合单位:全校各部门

五、  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学院负责人为成员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协调开展各项工作。各二级学院要成立相应工作小组,抓好具体实施。

2.提高政治站位 

各单位、各部门、各位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课程思政是具有鲜明价值导向的全新育人举措和系统育人工程,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应有之意,课程教学的价值回归。主动将课程思政建设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与加强党建和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结合起来,全力促进学校形成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

3抓好责任落实

各单位要牢固树立育人一盘棋意识,落实育人责任,汇聚育人合力。要充分发挥教学名师、教学督导、高等教育专家学者在课程建设、教学评价、资源开发、立项论证等方面的作用。要系统整合现有优势课程、教师和各类教学资源,避免重复建设,与时俱进深化课程内涵。宣传部、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工作部、教师工作部、科研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和学院(部)要各司其职,协同合作,定期开展调研和专项研讨,研究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确保课程思政建设取得实效。

4.落实经费保障

学校将课程思政工作纳入教学改革项目,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推进。通过项目形式对课程思政工作提供资助,并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动态管理,确保专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鼓励各教学单位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课程思政工作顺利开展和扎实推进。


                             

上一篇: bat365在线平台课程思政建设推进方案